信访干部童乃高:8年斗智斗勇为民解忧!
时间:2016年04月14日 发布来源:文档合肥文明网
一提到信访事件,很多人潜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个“烫手的山芋”,恨不得避而远之。可身为安徽省合肥市龙岗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常务副主任的童乃高却始终以一颗滚热的心为前来信访投诉的人忙碌着。
童乃高。图片来源:合肥文明网
信访工作如“救火” 他为何“刷脸”度高?
童乃高在安徽省合肥市龙岗开发区老百姓的眼中,是一个“刷脸”度很高的人,百姓们都熟悉他那高大身躯、独特的大嗓门、沙哑声音,大家有事没事都喜欢找他“呱呱”,都亲切地喊他“老童”,只要有了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也是他。
每一年的过年前是童乃高最为忙碌的时刻,他就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陀螺,经常被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催促着去“救火”。童乃高自己也说,“可不是救火嘛,农民工拿不到工资,回不了家过年,跟失火一样着急啊。”
2013年1月19日下午3点,童乃高接了个电话,简单地说了两句,就风风火火地出去了。原来在安徽合肥龙岗恒大项目的工地上,要不到工资的农民工情绪激动,随时有可能发生集体过激行为。
“我是来帮大家要钱的,大家请相信我,明天下午保证把工资发到大家手上。我正在联系你们大老板,他不敢不接我的电话,请你们给点时间,不给你们要到钱,我是不会走的。”童乃高声音洪亮、语气坚定。
乱哄哄的人群安静下来了,情绪激动的农民工冷静下来了。童乃高不停地给“大老板”打电话,“不管有钱没钱,你现就到现场来,给大家一个交代。我一直在现场,不见到你我是不会走的。”童乃高说。三个小时之后,“正在出差”的老板出现在现场。夜里12点,农民工的工资终于落实了,童乃高一直在现场,“明天上午9点来拿工资,到时候我还在发钱的现场,现在我要回家了,我要去搞点饭吃。”人群中爆发出感激的掌声。
第二天上午9点,30多万元现金摆在讨薪农民工的面前,童乃高也准时出现在发钱的现场,监督落实,就像他前一天承诺的一样。童乃高坐在那里看着农民工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钱,极度疲惫的他不知不觉就打起了瞌睡。
童乃高(中)在处置信访地点与群众沟通。
图片来源:合肥文明网
2013年7月的一天,正捧着饭碗的童乃高,接到一个电话,放下饭碗就出门了。在包公大道上,金水湾项目的15位购房业主没能按期拿到房子,开发商又失联。15位业主用过激的行为威权,他们横躺在马路上,把来往的车辆全都堵住了。
烈日炎炎下,童乃高一边苦口婆心地劝他们,一边不停地擦汗,十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快到下午2点,童乃高说:“你们没吃饭,我中午也只吃一口饭,我请你们吃饭吧,要不这样撑下去,把自己身体搞坏了。如果找不到开发商,我天天跟你们在一起。”就这样,童乃高把口袋仅有的150元钱都拿在手上,最终把业主劝回来,交通恢复了正常。突然,手机铃声又响起,童乃高按下接听键,起身又去另一个地方“救火”了。
“遇到突发事件已是常态,我尽可能第一时间能赶赴到现场,争取到较多时间能与信访人员沟通了解最新信息,表明政府态度和快速定下处置决心打了前战。”童乃高说。
和无良“包工头”斗智斗勇 为群众服务“一条龙”
近年来,“涉诉信访风险评估、领导包案化解、信访案件排查、责任维稳、信访案件终结”等一系列围绕信访案件预防、化解的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逐步建立,完善较为成熟。但是,在接访工作中,无论是领导,还是每个具体负责接访的工作人员想得最多,花的功夫最多的仍然是化解涉诉信访案件。
2015年春节前夕,金泰创智坊项目因资金链断裂,施工单位无钱支付农民工工资,开发商负责人又因涉嫌犯罪被刑拘,200多名农民工急需要钱回家过年,童乃高首先想到的是,这些农民工大多都来自四川、贵州等偏远地区。因此,他先妥善安排农民工买到回家的车票,顺利返乡,使得近200名农民工都在大年三十前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
由于在建设系统工作过多年,童乃高在接访中,对于如何和无良“包工头”斗智斗勇,积累了很多的“战斗经验”。
有一次,一个装饰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7万元,“死不认账”地说他们已把钱打给了分包的公司。童乃高不动声色,顺着对方的思路,劝对方把分包合同拿过来,以此来证明该公司并不欠农民工工资。第二天,该公司将合同拿来。翻开合同,童乃高一拍桌子说:“这份合同上明明盖了你们公司的章,想不认账也不行啊。”最终,该公司只好乖乖认账,把7万元的工资送到农民工手上,及时有效地化解了一起群访事件的发生。
在信访案件中,还有一类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就是老、难群体信访案件。这类案件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跨越时间长、诉求利益高、处理难度大、信访不信法、化解成本高、涉案人数多”。
在2015年7月份一次外出学习的路上,童乃高从领导谈话中偶然得知,有一名“老”信访户,原单位分配给的一套房子,被他的亲戚以过户水、电的形式,与拆迁办签订了协议,现这一单位已解体不复存在,无法考证事实真相,该户因得不到合理补偿,以致多次到区信访部门上访投诉,要求还个公道。童乃高主动找到这位“老”信访户,帮助其申请律师援助。同时,童乃高还亲自走访原住户左邻右舍、到上级单位查阅资料、核查记录、检查清单、对涉及到的一些重要信息,都一一录音、附上签字备好材料,不放过一个细节证据,前后进行了整整一个星期。在大量的确凿事实证据面前,这件因过户纠纷引发的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置。这样的“一条龙”服务让该上访户十分感动。“我没有文化,两眼一抹黑,只知道到政府去闹,如果没有童书记的帮助,根本不知道怎么维权。”“老”信访户说。
童乃高的手机号码是热线电话,24小时不关机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尽管将手机号码公布于众,难免有骚扰电话,有时夜间也不断,但一想到真有急事能立即知晓,也就值了。”童乃高感慨地说。
2015年8月29日(星期六)上午,童乃高正陪孩子在医院看病,突然手机响了,经了解是信访户时,他便与医生交流、安抚孩子后,即刻打车赶到了现场。原来因一企业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公安机关依法查封了这家企业、法人及牵涉股东名下的土地和房产。这一查封,令租赁该企业的600多户十分恐慌,担心租赁利益受损,继而多人到政府门口聚集上访,要求政府给予明确答复保护权益。
童乃高火急火燎地赶到现场,拿起扩音器喊:“你们听我说句话,你们要维护权益的心情,我深深理解,区政府已经成立了工作组正在着手处置,法律明文规定,买卖不破租赁。你们完全可以拿着合同到法院起诉,用法律维护你们的权益,有理没理都不能违法。现在你们这样的行为,不但不能维权,相反是违反了《信访条例》,必须立即停止。我现在就帮你们联系律师,请记住我的手机号码,现在就申请登记……”
经过多番耐心宣传,加之律师及时赶到,一些不理性人员也就随着多数前去申请登记待法院清算判决,聚集上访人群慢慢恢复了理智。
创新提出“童乃高信访工作法”大嗓门这样炼成
一个炎炎夏日的夜晚,大兴镇公交首末站突遭强降雨,车辆无法进出站,大批乘客严重滞留。童乃高在家里的饭桌上刚刚举起筷子,电话响起,他放下筷子就赶到现场,紧急调集泵机排水,一直等到车辆恢复了运营,才回家端起饭碗。“乘客走不掉吃不上晚饭,我也不会走也不会吃饭。陪着!”
乘客滞留童乃高陪着,用户用不上电他也等着。又是一个盛夏的夜晚,圣地亚哥小区超负荷用电,造成整个小区停电,住户居民情绪激动,黑压压向小区物业集聚。童乃高就一边站在人群中间“热情接待”,来一拨人跟这一拨人解释,来另一拨人跟另一拨人说明;一边不停地跟供电部门和物业负责人联系,一直等到万家灯火亮起来,他才拖着疲倦的身躯走回家。
2014年5月份的一天下午,因合淮铁路段的自来水管突然爆裂,造成整个水管线路近千家住户居民无法正常用水,正在开会的童乃高第一个接到信息,立刻赶到现场,一边安排人员查清原因,一边联系应急车辆,先后动用消防车、洒水车10多台,并亲自安排到各小区广场和主要用水地段,组织社居委人员协调住户居民有序取水。
在信访接待工作中,童乃高不分份内份外事。他在处理具体事件时,不仅原则性强、政策把握得好,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滚烫务实的心。
童乃高始终坚信,“信心、耐心、爱心、细心、责任心和平常心”是接访人员做好接访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多年的接访工作经验,使童乃高总结出“一个人来访讲证据、多人来访讲政策、突发性事件讲政治”的工作方法。为了更好地工作,童乃高还系统学习掌握法律条款、政策规定、财务管理、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创新提出“童乃高信访工作法”。
多年的信访工作练就了童乃高沉稳冷静和从容不迫的风格。“以前我也不是大嗓门,这么多年天天处理紧急事件,总是面对黑压压的一群人‘群情激奋’,我慢慢就变成了现在的大嗓门了,所以现在嗓子一直还哑着在。”童乃高笑着说。
童乃高说,“以前我一接到这样的电话就头皮发麻,因为这样的局面稍有处理不当就可能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每每看到农民工拿到自己的工资,心里就升腾起一种成就感。”正是这种“成就感”,促使他在为弱势群体发声的路上,不断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前行。